《德国研究》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德国研究》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德国研究》杂志创刊于1986年,是一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季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31-2032/C,国际标准刊号为1005-4871。
《德国研究》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政治与经济、法律、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社会、文化,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政治政策分析、政治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政治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72,表明该杂志在政治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德国研究》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来稿应附3~8个关键词。请附400字左右的结构式摘要(理论研究论文无需结构式摘要),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同时附英文文题、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作者单位的英文译名,及与中文一致的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Ⅱ、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姓名置于篇名下方。作者工作单位应标明全称,所在省、市(县)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Ⅲ、注释:解释题名、作者及某些内容,均可使用注释。能在文章内用括号注释的,尽量不单独列出;不随文列出的注释,标注符号应注在需要注释的词、词组或语句的右上角,用①,②,③……表示,并于文后依次列出。
Ⅳ、文献说明放在文末,整篇文章顺序编码;同一文献多次引用需并置,原著名称只出现一次。外文参考文献按照国际通告的著录格式标注。
Ⅴ、请作者自留底稿,本刊恕不退稿。如被采用,将及时通知作者。若3个月后未收到用稿通知,作者可将稿件自行处理。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郑春荣 | 42 | 欧盟;商会;政党;外交政策;角色 |
李乐曾 | 30 | 德国外交政策;政府;传教;纳粹;历史问题 |
伍慧萍 | 24 | 政党;欧盟;移民;民粹主义;社民党 |
王志强 | 17 | 文化;欧盟;跨文化理解;文化认知;跨文化 |
戴启秀 | 14 | 欧盟;经济全球化;主权让渡;文化战略;文化 |
王继平 | 14 | 职业教育;职教教师;教师;中职;职教 |
朱绍中 | 12 | 欧盟;应用型人才;摇篮;培养应用型人才;办学... |
赵蕾莲 | 12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语;诺贝尔文学奖;荷尔德... |
赵其昌 | 12 | 干涉图;傅里叶变换光谱仪;星载;扩声系统;卫... |
孙秀民 | 11 | 阿登纳;散记;德国社民党;卡特尔;经济自由化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同济大学 | 467 |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76 |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75 | |
复旦大学 | 58 | |
中国人民大学 | 55 | |
南京大学 | 37 | |
北京大学 | 36 | |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 | 34 | |
山东大学 | 31 | |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 | 28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21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33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31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15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
12 | 国家留学基金 |
9 |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 |
6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
5 |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
5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5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3JJD730002) |
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WW024) |
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GJ023) |
2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3SJD810006) |
2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820164) |
2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820068) |
2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GJW018) |
2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1JZD046) |
2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5JZD0003) |
2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1JJD810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