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杂志创刊于1986年,是一本由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51-1625/TN,国际标准刊号为1671-1742。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气象学、电子技术及应用、软科学、数理科学、教育研究,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电子政策分析、电子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电子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33,表明该杂志在电子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具体到县级),职称职务,学位,研究方向(此项可省略)。
Ⅱ、文稿应立论新颖,主题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条理清晰,用语简洁准确、流畅。
Ⅲ、稿件篇名(题目)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规则,并控制在20个字以内。
Ⅳ、本刊参考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标注体系:文章正文部分所引用的文献,在引文后的圆括号内标明作者名和文献的出版年份。
Ⅴ、摘要:以100-200字为宜;关键词:2-3个,以空格相隔。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肖天贵 | 31 | 大气科学;波包;气候变化;青藏高原;降水 |
朱克云 | 26 | 气象学;雷暴;青藏高原;资料同化;暴雨 |
陈运 | 26 | 边信道攻击;信息安全;密码学;公钥密码体制;... |
李祚泳 | 25 | 参数优化;遗传算法;指标规范值;水质评价;普... |
何小海 | 22 |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网络;岩心;卷积神经网络 |
杨斌 | 22 | 嵌入式系统;LINUX;多核;嵌入式;ANDROID |
陶宏才 | 20 | 数据挖掘;关联规则;安全协议;MIS;XML |
张杰 | 20 | 青藏高原;暴雨;气象学;平流层;数值模拟 |
李国平 | 19 | 高原低涡;青藏高原;可降水量;暴雨;西南低涡 |
罗代升 | 17 | 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心肌细胞;小波变换;岩心...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1021 | 气象;气象学;气候;降水;网络 |
西南交通大学 | 212 | 嵌入式;网络;计算机;嵌入式系统... |
四川大学 | 156 | 图像;网络;信号;图像分割;图像... |
电子科技大学 | 149 | 网络;嵌入式;嵌入式系统;网格;... |
成都气象学院 | 143 | 气象;气候;计算机;气象学;通信 |
中国气象局 | 38 | 气象;雷达;信号;大气探测;天气... |
江苏大学 | 33 | M;负顾客;母函数;M/G/1;补充变... |
四川省气象局 | 23 | 气象;气象学;气候;中尺度;暴雨 |
北京邮电大学 | 22 | 信息安全;网络;多播;单频网;机... |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 | 22 | 气候;降水;气象;气象学;夏季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30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52 |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 |
42 |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 |
41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19 |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
17 | 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 |
15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15 | 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
15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14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2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873216) |
1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71046) |
1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702075) |
1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571030) |
10 | 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09ZQ026-068) |
9 |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2012GZ0017) |
9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417202) |
9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90451420) |
7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C51B03) |
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337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