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玻璃纤维》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玻璃纤维》杂志创刊于1978年,是一本由南京市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32-1129/TQ,国际标准刊号为1005-6262。
《玻璃纤维》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技术研究、节能环保、专利介绍、综述、视窗,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化工政策分析、化工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化工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4,表明该杂志在化工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玻璃纤维》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列出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
Ⅱ、正文中的引文,依次将顺序号和页码上标右上角,顺序号使用中括号,页码使用圆括号。
Ⅲ、参照“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数据规范”的要求撰写;首页底脚标名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工作单位、职称、学位、研究方向;文末注明作者联系地址、电话、邮政编码。
Ⅳ、在正文中引用处右上角加注序号,所列文献应为原始参考文献,网络文献应给出和引用日期;除非作者人数在4人或4人以上,否则、应列出所有作者姓名,不能用“等”代替。
Ⅴ、基金项目:如果论文是项目成果,请按“项目名称(项目号)”的形式写出。项目名称与项目号两者都要有。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姜肇中 | 37 | 玻璃纤维;玻纤;玻纤工业;玻纤增强基材;玻璃... |
曾天卷 | 16 | 玻璃纤维;表面处理;玻纤;复合材料;热源 |
葛敦世 | 15 | 玻璃纤维;绝热材料;产品质量;玻璃纤维针刺毡... |
俞靖生 | 15 | 玻璃纤维;玻纤;纺织制品;国外印刷;基材 |
邵恒中 | 12 | 玻璃纤维;绝缘;层压;浸渍;模塑料 |
周光明 | 11 | 复合材料;导弹发射;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有限元... |
王玉梅 | 11 | 玻璃纤维;外墙外保温;网布;产品质量;JC |
高建枢 | 11 | 玻璃纤维;玻纤;玻璃纤维工业;玻璃钢;玻纤工... |
金雪霞 | 11 | 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增强;环境领域;树脂砂轮;... |
叶鼎铨 | 11 | 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增强纤维;热塑性聚合物;...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 | 424 | 玻璃纤维;玻纤;塑料;拉丝;纤维 |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 | 92 | 玻璃纤维;复合材;复合材料;碳纤... |
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 63 | 玻璃纤维;窑炉;玻纤;拉丝;复合... |
国家玻璃纤维产品质量... | 52 | 玻璃纤维;纤维;无捻粗纱;GB;JC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30 | 复合材;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力学... |
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27 | 光纤;光纤束;照明;内窥镜;窥镜 |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 | 26 | 玻璃纤维;玻纤;复合材;力学性;... |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 | 17 | 风电叶片;气动;复合材;气动外形...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 | 13 | 玻璃纤维;镀铝;镀铝玻璃纤维;复... |
珠海功控玻璃纤维有限... | 13 | 玻璃纤维;电子布;玻纤;生产技术...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6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5 | 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 |
4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3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3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3 |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 |
2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2 |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 |
2 | 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4 | 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0910230)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42009) |
3 |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BS2009CL057) |
2 |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10A090200028) |
2 | 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BE2002002) |
2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6724) |
2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3006) |
2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7F04) |
2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JUSRP1043) |
1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1040000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