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物医学工程》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一本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11-2261/R,国际标准刊号为1002-3208。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论著、教学与科研管理、综述、仪器维修,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医学政策分析、医学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医学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64,表明该杂志在医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须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无剽窃、抄袭行为;切勿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Ⅱ、中文摘要是具有独立性、自明性的短文,其撰写宜在400字以内。应采用结构式摘要格式撰写,其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项。
Ⅲ、文稿标题(中英文)下,署作者姓名。文稿结尾处,附作者单位名称所在省、市及邮政编码和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或从事专业。
Ⅳ、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必须是正文中直接引用的,且在正文中用上角标标注参考文献序号,与文末的参考文献序号(方括号[1]、[2]、……)相对应。
Ⅴ、基金项目成果应保留项目名称及编号,致谢原则上不予保留。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白净 | 58 | 荧光分子;近红外;弹性成像;超声弹性成像;成... |
吴水才 | 49 | 超声;远程监护;心电信号;微波热疗;热消融 |
颜国正 | 40 | 机器人;胃肠道;人工肛门括约肌;微型机器人;... |
刘志成 | 37 | 生物力学;力学特性;虹膜;高眼压;生物医学工... |
刘有军 | 32 | 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血泵;冠状动脉;体外反... |
叶大田 | 32 | 电子耳蜗;耳声发射;新生儿;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
马洪顺 | 31 | 蠕变;应力松弛;生物力学;力学性质;粘弹性 |
郑浩然 | 29 | 代谢网络;进化算法;遗传算法;计算机;可视化 |
冯焕清 | 28 | 脑电信号;小波变换;心电图;独立分量分析;脑... |
张松 | 26 | 脉搏波;胎儿;血流参数;胎心率;心血管功能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首都医科大学 | 289 | 图像;医学图像;有限元;纹理;网... |
清华大学 | 285 | 心电;超声;信号;图像;电图 |
北京工业大学 | 245 | 图像;动脉;血流;脉搏波;中医 |
上海交通大学 | 149 | 图像;电图;手术;小波;心电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48 | 图像;信号;基因;网络;神经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 | 124 | 动脉;血管;图像;冠状;冠状动脉 |
上海理工大学 | 113 | 图像;康复;感器;传感;传感器 |
中国科学院 | 105 | 成像;细胞;磁共振;生物传热;传...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77 | 心电;细胞;电图;心电图;图像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 | 68 | 超声;主动脉;主动脉内;主动脉内...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85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64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
100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78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60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40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33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
29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 |
29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25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0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910200) |
10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0005190042011) |
8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20803) |
8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705700)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771007) |
8 |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7A076) |
7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KZ201210025022) |
7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I05B03) |
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701002) |
7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311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