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冻土》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冰川冻土》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冰川冻土》杂志创刊于1979年,是一本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62-1072/P,国际标准刊号为1000-0240。
《冰川冻土》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冰冻圈与全球变化、寒区工程与灾害、冰冻圈水文与水资源、冰冻圈生态学、冰冻圈技术,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生物政策分析、生物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生物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1.46,表明该杂志在生物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冰川冻土》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一”后加“、”号,“l”后加“.”,(一)、(l)不加任何标点,‘第一”、‘首先”后面均要加“,”号。
Ⅱ、提供每位作者的详细工作单位(含科室)、所在省市名、邮编。
Ⅲ、关键词:表述论文中心内容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术语,具有检索价值。每篇文章可选出3—5个关键调。
Ⅳ、作者切勿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如发现抄袭、冒名等违反著作权法相关规定的,文责由作者自负。
Ⅴ、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并在正文引用处标明序号。每条文献的项目要写全(是期刊的文献必须标注起止页码)。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沈永平 | 132 | 气候变化;青藏高原;冰川;径流变化;水资源 |
姚檀栋 | 121 | 青藏高原;冰芯;冰川;气候变化;降水 |
程国栋 | 91 | 黑河流域;多年冻土;青藏高原;冻土;青藏铁路 |
丁永建 | 85 | 气候变化;冰川;青藏高原;水资源;冰冻圈 |
马巍 | 84 | 冻土;多年冻土;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土力学 |
刘时银 | 82 | 冰川;冰川变化;气候变化;青藏高原;遥感 |
李忠勤 | 71 | 冰川;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气候变化;天山乌... |
秦大河 | 67 | 气候变化;冰川;冰芯;青藏高原;冰冻圈 |
任贾文 | 67 | 冰川;冰芯;气候变化;南极冰盖;树轮 |
王宁练 | 59 | 青藏高原;冰川;气候变化;冰芯;七一冰川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科学院 | 2177 | 冻土;冰川;青藏;气候;青藏高原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452 | 冻土;青藏;青藏高原;多年冻土;...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 | 448 | 冻土;冰川;多年冻土;青藏;青藏... |
兰州大学 | 429 | 青藏;青藏高原;气候;冰川;冻土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 | 104 | 气候;气候变化;流域;径流;积雪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100 | 气候;冰川;气候变化;青藏;青藏... |
中国气象局 | 95 | 气候;降水;气候变化;积雪;夏季 |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 | 92 | 气候;气候变化;降水;干旱;黄土... |
西北师范大学 | 91 | 冰川;生态;青藏高原;乌鲁木齐河... |
兰州交通大学 | 75 | 冻土;土壤;青藏;多年冻土;冻土...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246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516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472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
165 |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
120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
109 |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 |
105 |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
104 |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 |
103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
101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3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21001) |
33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1-SW-04) |
33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27) |
31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11507) |
3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202013) |
27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202302) |
27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026106) |
2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1047) |
2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21101) |
26 |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