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城市与区域经济8篇

时间:2023-11-06 10:07:07

城市与区域经济

城市与区域经济篇1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国内很多区域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是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具体体现。在改革进程中,历史原因一直以来牵绊着经济的发展,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一直存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是解决和突破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进而实现城乡良性互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我国各个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为理想的选择是走城市化道路。同时,城市化的加快也能够为经济发展带来有利条件。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城市化本质

1、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为适应国际与各国内部地域分工深化的要求应时而生。它是针对当时国家之间、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情况,从国民经济学中产生并逐渐壮大的一门应用性的新兴学科。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虽然,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可以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并获得尽可能的产出。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可总结以下几点区域发展存在的现象。

(1)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在区域上不仅表现出严重的不平衡,而且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各个区域发展出现严重的贫富差距,由分化现象导致了区域市场的分割,阻碍了全国整体市场的形成。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区域经济的差异是区域之间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变化的综合反映,也是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引起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导致一些突出问题解决起来极其棘手。

(3)城市化进程艰难前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为发展的主题,而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主线,城市化是结构变化的其中一个方面。由于诸如结构调整方式不合理等因素,城市化进程并不能平稳前行,时常遭受各方面的阻碍。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也给城市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2、城市化的本质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的实现,同时也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同时,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是高消费群体聚集所在。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收入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收入居民群体,因此城市化过程又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互动前行

作为区域经济学理论之一的“城市圈域经济理论”认为,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圈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城市化进程,以求区域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空间经济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主要向城市集中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城市对经济的集聚功能和扩散效应这两者在既定区域的发展平衡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内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和农村工业化的力量的主要动力是推动区域经济集聚和城市化。区域经济的集聚水平与扩散功能之间相对平衡发展的阶段轨迹特征由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良好互动直接决定。中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制度是市场化的改革进程。那么,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在这种创新机制作用下,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前行。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表现为二者的相辅相成,即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城市化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可以通过人口、资源、资金等要素产生集聚效应,它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加速经济增长并同时促进区域和城市的快速经济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主要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农村发展非农产业促使人口、劳动和资源等要素集聚,带来规模集聚经济效应,促使农村向城市扩散并发生转移,这是工业化带来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直接原因。地方政府为了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经济迅速增长所带来的财富,推动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由此促成城市化与经济之间就形成不断循环的互动推进。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循环、互动推进,为地方政府在更大的区域经济范围上争取到更大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支撑。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认为,不同区域所处的城市化进程阶段不尽相同,其促进城市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也不一样。然而,区域内和区域外经济的发展需要协同力量,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主体的不同甚至可能背道而驰极易导致区域发展失衡。城市化的加快可以解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这些难题。

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诸多实践表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节奏并不完全同步,区域发展不平衡随之产生。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是促进成熟进程的最主要动力。为了缩小或者消除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城市化进程阻碍,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经济发展同样会有一定的冲击。故此,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建议。

1、发挥地方政府职能,制定适宜政策

城市化进程虽是一个客观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但这一过程不能脱离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而存在。各个区域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都要相适应的的政策。一项政策的制定并不都是既适宜经济发展又益于城市化进程的。此时,地方应当发挥其职能,根据区域总体利益进行调控,改进或者重新制定相关政策,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与城市化进程不相协调的问题和矛盾。

2、最大化区域内资源优势,提供前进动力

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由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另外,其他诸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导致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给城市化进程带来了阻碍。由于不可调和的因素的存在,一些区域没有吸收外部资源的能力,只能依靠本区域内资源发展。故此,区域应当努力促使区域内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才能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保障。

3、协调区域内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功能上独立的,经济上一致的城市区域是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区域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依靠工业数量扩张带动城市化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只有完善城市体系和增强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创造良好的发展大环境,进而才能保证城市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协调区域内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发展变的尤为重要。

4、坚持科学合理的理念,充分提供前瞻功能

运用科学合理的理念,协调新城区、建成区、老城区及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以及城区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各方面工作,提高城市化进程覆盖率和科学性,逐步完善城市化进程体系,促进城市化建设与管理的有序发展。研究科学合理的城市定位,从城市资源、环境、人口等多方面分析和研究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提高城市化规划的科学性。

四、结束语

一个国家和区域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以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才能使整体发展有条不紊。由于区域内或者区域间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城市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之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工业化的进程,进而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了缩小了区域贫富差距,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城市化程度的提升引起了区域市场的趋同,这推动了我国统一经济市场的建立。故此,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在以现代化建设为目标的大环境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要求,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本观念融合、渗透到城市化进程之中,才能使城市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与人的需要达到和谐。

参考文献

[1] 王志凯:都市化战略下的城市转型与经济空间拓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9(10).

[2]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4] 杨云彦:区域经济的结构与变迁[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城市与区域经济篇2

关键词:城市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城市化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城市化和区域经济相互独立,但又相互交织发展,城市化如果脱离区域经济发展,会产生“过度城市化”的现象,而城市化跟不上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会严重的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实现城市化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1.区域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

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到城市化发展水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大规模的经济发展会极大的带动城市化发展,为城市化发展创建良好的条件,区域经济的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会影响到城市功能定位,如以重工业为主的区域经济,决定了该区域城市化建设是以重工业位置;以旅游业为主的区域经济,决定了该区域城市化建设是以旅游为。此外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也会对城市化发展速度造成影响,当区域经济的发展比较落后,那么就无法为拥有良好的技术、物质基础、资金基础等,这也就会引起城市化建设结构不平衡、城市化发展缓慢。

2.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对于区域城市化水平,也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如果区域经济不能和区域城市化建设情况同步,就会引起区域经济不协调现象。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水平在持续增长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严重的影响到城市和农村的长远发展,对此我国鼓励农民“离土不离乡”,对于乡镇企业,由于技术水平低、市场消息不灵通,从而存在产业结构升级慢,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步伐可以看出,城市化发展政策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冲突,这就导致城市化建设十分换慢,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由此可见,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二、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1.经济结构的升级

在城市化进程中,会使得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其他产业方向进行转移,一般情况下,农业的生成效率会低于其他产业,一个地区人口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农业向其他产业的转移,就能增加人均GDP,从而增加地区物质资本的增长,使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同时通过城市化,还能促进区域农业结构向工业结构、服务业结构的转移,研究表明,工业和服务业会随着城市化的建设步伐而不断提高,在城市化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都会发生一定改变,如从原来的衣食需求,转变成对汽车、住房的需求,这就促进了地方经济结构的升级。

2.劳动生产率

对于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从该地区的就业情况看出现,当城市化水平从低到高转变时,农村的劳动力就会逐步缺乏,在低水平的城市中,农村的地区劳动力处于隐蔽性失业状态,也就是说,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农业方面,当城市化水平变高后,城市的工业、服务业得到提高,农村的劳动力就会逐渐转移到城市,城市的就业率就会得到提高,而农村地区原有的劳动力就会下降。但是城市化中,劳动力分工更加明确,人们长期从事一个行业时,其生产效率就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3.科技创新实力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地区经济产业结构会不断提高,这就会使得一大批技术先进的人才转移到城市中,城市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资金准备和物质基础,城市的规模越大,人才储备和资金也就丰富,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就越强。城市化能促进地区专业分工,人们在各自的专业上研究,这就提高了地区的创新活力。此外城市还拥有良好的通讯网络,能为科技创新提供丰富的交流平台。

4.人力资本价值

在人力资本价值方面,城市化主要通过两方面来促进其提高,首先,在城市地区,拥有良好的医疗卫生条件,在居住环境、生活品质方面,也高于农村,这就使得城市的劳动者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从而在无形中提高了人力资本价值。其次,在城市中,能为人们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人力资本进行良好的技术培训,城市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会高于农村地区的劳动者,这也就提高了人力资本价值。

三、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偏差

从世界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关联性很强,两者是同步发展的,当前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的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在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转变过程中,呈现城市化与区域经济不协调的现象,城市化落后于区域经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集中于城市,是城市化的普遍特征,在我国,由于人口比较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比较多,使得城市化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进而带来产业结构、产品升级、技术改造、防止污染、成本降低等各种问题,对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极大的制约。城市化的滞后,使得区域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从而加剧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各个城市,过于注重自身的发展,相互之前缺乏有效地配合,各地区为了防止利润流失,没有对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将投资集中在利润大的产业中,引起城市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相同,造成恶性竞争,这就影响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1.发挥区域优势,合理分工

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应该针对各个地区的资源情况、发展水平等,对产业结构、产业发展进行合理的布局、分工,实现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以此全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在区域经济结构中,由于产业结构、产业类型不同,进而增加了劳动就业,缓解了地区劳动量拥挤的现象,带动了地区城市化建设步伐。对于工业基础雄厚的地区,其劳动力素质比较高,劳动力水平也比较高,因此,可以在这一区域加强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于资源劳动力成本低、资源丰富、缺乏高端技术人才的需地区,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原材料工业和能源,从而促进生产水平的提高,实现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2.加快城市化步伐

在新环境下,必须加强区域城市化的建设步伐,对于中心城市地区,应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农业产业化、小城市建设、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实现中小企业发展,然后通过对中小企业进行规划、布局,实现企业向城市的集中发展,进而促进城市的发展。市场化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在现有的市场化水平上,加强企业改革,加快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全面促进地区城市化发展步伐。

3.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人口比较多,资源比较少,环境恶化现象严重,从而对经济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要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注重对生产资源的合理控制,加强工业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同步进行,实现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应该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基础,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构建生态化城市,从而进一步加大区域经济的发展空间。

五、总结

对于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区域经济会限制城市化发展步伐,同时城市化步伐也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新环境下,注重城市化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此全面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崔木花.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安徽皖北地区为例[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37-40.

[2]康嘉,杜军,邹艳梅.唐山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10,23(01):8-11.

[3]雷仕凤.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商业时代,2014(26):120-122.

[4]方世明,郑斌.区域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测度研究--以咸宁市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05):112-118.

[5]王云峰.广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新型城市化的视角[J].经营管理者,2012(12):13-14.

[6]黄木易,程志.光区域城市化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度的时空特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2,32(02):141-142.

城市与区域经济篇3

关键词:城市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短寿建筑”;公众参与;相互影响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9-0113-02

引言

据国家统计局的新中国六十年系列报告之十公布的数据:中国城市化水平由1949年的7.3%提高到2008年的45.6%,这表明中国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使得城市不断扩张和更新,在大量的城市建设实践过程中凸显出了诸多的问题,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城市建筑相互之间的脱节就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多处“年纪轻轻”的高楼被拆除,规划控制与单体建筑难以在质量上产生直接的对应关系,导致城市缺乏地方特色,缺乏高效合理的城市机能,这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短寿建筑”的现象

1.近年来出现的“短寿建筑”

2006年11月8日,坐落在卢浦大桥浦东段东侧的宝钢集团浦钢公司十六层办公大楼被爆破。浦钢大楼始建于1987年,是当时浦东地区第一高楼。

2007年1月6日,旅游名城杭州美丽的西子湖畔,二十二层、67米高,设计寿命为一百年,有西子湖畔第一高楼之称的浙江大学湖滨校区3号楼,在仅仅走过它生命历程13年的时候,被爆破拆除。

2007年1月7日,曾经被作为海滨城市青岛标志性建筑之一的二十四层大楼铁道大厦,在爆破声中轰然倒下。

2009年11月30日,建于1996年,是一栋高八层,总面积为12000平方米的单体建筑北海富丽华大酒店副楼实行了爆破拆除,这是北海有史以来爆破的最大的单体建筑。

2009年12月15日,广西最高单体建筑柳江路2号二十二层公寓为广西最高单体建筑将进行爆破。

全国各地相继有多座“年纪轻轻”的第一高楼被拆除,几乎每次都引起强烈反响。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虽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还不富裕,人均占有资源在全世界很低,经济建设必须坚持走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道路。即使是发达国家,有哪一个把造好没多久的建筑砸了?这种不断地拆楼盖楼的做法违背了科学发展观,严重损害人民利益。“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的话令人深思。

2.造成“短寿建筑”的分析

将高楼的短寿解释为政府规划部门目光的短视和节约意识的匮乏固然没有错,城市建设要量力而行,有钱搞城市建设当然好,但要符合当地的经济能力。目前,大多数20世纪80年代初期建设的住房已面临着大量拆除的阶段,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GDP已连续多年地保持着10%左右的高增长速度,但国民财富的增加却远远地低于GDP增长速度的原因,我们在做大量的重复工作“建设―拆除―再建设”的过程,虽有GDP增长,却没有存量增长的原因。

资源的短缺是许多国家都在认真研究和对待的问题,而建筑的重建拆除和建设,无疑是对资源的最大浪费,与中国建设节约型、可持续发展国家的目标背道而驰。许多国家在认真做长远规划,严把质量关,以确保建筑物长寿。比如在英国,不仅建筑质量受到高度重视,规划、设计也经过详细论证,其建筑平均寿命高达132年,居世界首位。中国目前的住宅建筑平均寿命仅为30年。相比之下,我们的建筑的平均寿命过短。

鉴于建筑的浪费愈演愈烈的现象,建议有关部门应该通过立法,对这一现象进行严格的限制和规范。一方面,当某一建筑物要被拆除的时候,政府必须举出详细的理由,以证明建筑物的拆除是必要的和有益的,然后再经过权威机构的论证和公开的听证程序,审核政府举出的理由是否属实和充分。另一方面,也要制定出严厉的惩戒条款,对违规肆意拆除建筑物的行为进行问责,让相关行政部门的人员为违规拆除行为付出高价成本。

二、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有规划专家认为,造成短寿建筑问题的根本在于城市规划的改变。一些地方政府在土地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诱惑下,城市规划服从所谓的经济“大局”,缺乏科学性、前瞻性和持续性,存在着“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现象,领导一换,规划重来。拆还是建,往往只在于由潮流引领的价值取向,甚至在某些领导的一念之间。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建筑的拆除和建设,可以推动GDP的增长,同时,土地出让也能获取巨额收入。

城市规划是一门预测性的科学,它是根据城市需求制定的城市发展思路。因为其具有明显的预测性,所以并不能保证最终规划的结果十分准确到位,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是由于受到城市发展的大环境制约。在当前社会,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城市需求不断增长,在发展过程中也导致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冲突与矛盾。

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大用2004年在《中国城市规划中的若干国情问题》一文中指出,当较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开始后,很多城市仓促规划,往往没有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而且常常因地方政府领导人的变更而变更,没有用地方法律规范城市长远规划,规划的严肃性和长期性不够,使规划存在许多缺憾。一座建筑物的缺憾容易弥补,实在不可弥补,拆掉重建也能做到。

三、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为城市规划奠定坚实基础。同一区域的城市由于在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物流,交通,人才和科研等领域有着许多共同特点并相互依赖,所以区域经济的发展对该区域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是整个城市规划的龙头,起着先导、主导和引导作用。完善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关系到区域发展布局、产业发展布局、城乡发展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资源有效开发和利用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布局。

2.城市规划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核心和动力源泉。城市规划建设作为一个扩大投资,推动消费,促进发展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活动。通过城市建设,可以带动房地业、建筑业、商业等十几个相关产业的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区域产业经济的影响上。城市规划可以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布局,引导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在城市的空间结构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善经济功能布局,使城市的经济环境更加适应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需要,确定城市建设的开发方针,统筹安排大型基础建设项目的选址和投资环境的选择,发挥城市整体投资利益,实现城市规模经济效益。二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城市规划通过设计新的城市空间模式,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城市功能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城市规划在经济结构的空间深化调整中产生深远的影响。三是土地配置与价格。作为城市规划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可以根据城市的社会、经济结构,以城市的未来发展目标为准则,科学地设计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地配置城市用地结构,有效地调控城市土地价格,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保证区域经济在符合长远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四是就业问题。城市规划可以通过宏观地调控手段来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减轻城市就业压力。城市规划是政府行为,是一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市合理发展和布局规划,要考虑到城市发展的连续性,使区域经济发展和布局规划将更为准确。

四、如何利用两者的紧密关系促进区域经济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

1.正确处理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规划科学合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搞好城市空间战略规划,就会促使人人节约城市建设的成本,提高城市的综合功能;否则,就会影响城市的功能发挥,降低城市建设的档次和品位,进而影响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交流联系,干扰区域经济的正常发展。

2.正确处理经营与管理的关系,坚持以城市经营带动城市管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管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应该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管理的功能,简而言之,城市规划管理就是城市建设过程的协调者和组织者。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在政府财力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要想加快城市规划和建设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创新机制,走市场化之路,实现城市自我积累,自我增值的良性发展。

3.正确处理城市间合作与文化认同的问题,是城市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有句名言“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不同的城市面貌、街道景观,是我们区别、认识不同文化最直接的途径。

4.正确处理城市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公众参与就是在社会分层、公众需求多样化、利益集团介入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协调对策,它强调公众(市民)对城市规划管理过程的参与,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分配,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是城市市民以帮助、评判等多种方式参与编制城市规划的任何一个过程,城市市民参与具有层次性,其最基本的层次是对规划的活动的舆论作用,最高级的层次为市民亲自参加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全过程,即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城市人民规划、人民建设和人民管理。

结语

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空间和实体发展进行的预先考虑。其对象偏重于城市的物质形态部分,涉及城市中产业的区域布局、建筑物的区域布局、道路及运输设施的设置、城市工程的安排等。而区域经济是以不同的地域单元为基础,依照社会劳动的地域分工原则,在充分发挥本区域优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经济。区域经济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基础,城市规划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使中国的城市乃至国家建设朝着有序、稳妥地方向不断的推进。

参考文献:

[1]白雪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

[2]陈锋.转型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转型[J].城市规划,2004,(28):9-20.

[3]陈为邦.城市规划应成为重要的公共政策[N].中国经济导报,2005-01-14.

[4]石楠.什么是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2005,(11):24-25.

城市与区域经济篇4

【论文摘要】在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建设大潮的推动下,城管执法工作的开拓性、创新性更显得尤为重要。城市的规模多大,城管执法的范围就有多大。城管工作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通过对市容市貌的执法管理,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为经济提供一个和谐的发展空间,直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建设大潮的推动下,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城管工作,思路有新的突破,观念有新的改变,作风有新的表现,能力有新的提高。通过创建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直接或间接地服务和服从于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1]

一、城市形象管理的重要性

(一)城乡一体化建设决定了城管的重要性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城市化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在区域中,城市的中心地位和主导性,对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维护城市形象的城管工作,对于做好城市管理意义重大。

(二)城市的发展壮大决定了城管的重要性

城市的特点是人口密集,企业集中。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包括大量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居民的生活、学习、休息和娱乐活动,以及衣食住行,所有这些如果任其无序发展,那么城市马路再宽也要拥挤,城市建筑再好,也要被垃圾污染。城市三分建、七分管,维护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正常有序,就需要城管保证这一切有序进行,这就决定了城管工作的意义非常重大。

二、城市管理工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市的发展要用国际化的标准来衡量,国力的竞争就是国家中心城市经济的竞争。环境是资本、是品牌、是生产力,优化城市管理体制和模式,充分发挥城市管理的作用,推动了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良好的城市环境,就会吸引人、吸引资金。人流物流的增加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维护城市形象的城市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优美的城市环境,配套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吸引外来投资者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是新时期我国城市管理的“主力军”,通过行政执法改善城区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文明城市创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障碍物清理、维护本市形象、促进本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城管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栽下梧桐引来金凤凰,投资环境吸引企业来落户,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城管应该是构筑这个平台的得力人选。[2]

(一)提高使命感,促进经济发展

城市管理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一个大的范畴,我们都羡慕新加坡的城市文明,这个文明是靠严厉的执法得来的。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体现。”把城市管理同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味、推动经济建设、促进区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一个城市的建设,会投入巨额资金,这是社会上纳税人的血汗钱,维护好城市的建设,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贡献,是城管工作的历史使命,充分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以管好城市为己任,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二)规范执法,保护经济发展

城市管理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规划建设水平密切相关,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也只是城市管理的一个方面。确定正确的执法理念,为城市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城管工作是以“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当地、服务群众”为工作目标,改变人们心目中城管“抢称、掀摊、追贩子、没收罚款”的不良形象,通过沟通讲解。让百姓理解并支持城管工作。切实为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市容秩序,打造一流投资环境。做到依法执法、规范执法、科学执法,数字化城管,以服务与人民和社会的心态做好城管工作,是保护区域经济发展的必须。[3]

(三)人性化执法,推动经济发展

2008年1月7日湖北天门市城管执法人员耍威风打死路人,触犯刑律被逮捕;2008年4月23日,南京市城管执法人员群殴市民事件;2009年3月11日,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城管执法局,滥用暴力,致使当事人受伤,引起市民众怒;这样的报道频频,与城管没有实现人性化执法有很大关系。执法必然涉及到处罚,处罚势必会带来抵触。怎样实行人性化执法,从而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呢?城管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以人为本、关心人、尊重人,强化公民法律意识,提高执法质量和效果。我们龙港镇作为全国第一座农民城正处在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市容环卫设施相对滞后,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与人口素质和文明卫生习惯养成相对滞后的矛盾,给城管执法工作带来困难和挑战。人性化执法的深化和完善,是执法技巧、管理模式、服务方式等发生变化的外在体现。城管工作难点的违章建筑、占道经营、城市三乱、街巷卫生、渣土抛洒等。通过规范的人性化的城管执法,推动本市经济的发展。

结语

维护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杜绝被各种“禁止、不准”束缚,该干的事没干好,该取缔的项目没有取缔的不作为;处理棘手问题和驾驭现场局势的能力弱,不按程序执法、导致矛盾激化的现象时有发生的乱作为,是目前我们城管执法的工作重点。

参考文献:

[1]张凤英.试论兰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系统运行体制改革[j].甘肃农业,2010(12).

城市与区域经济篇5

【论文摘要】在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建设大潮的推动下,城管执法工作的开拓性、创新性更显得尤为重要。城市的规模多大,城管执法的范围就有多大。城管工作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通过对市容市貌的执法管理,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为经济提供一个和谐的发展空间,直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建设大潮的推动下,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城管工作,思路有新的突破,观念有新的改变,作风有新的表现,能力有新的提高。通过创建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直接或间接地服务和服从于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1]

一、城市形象管理的重要性

(一)城乡一体化建设决定了城管的重要性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城市化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在区域中,城市的中心地位和主导性,对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维护城市形象的城管工作,对于做好城市管理意义重大。

(二)城市的发展壮大决定了城管的重要性

城市的特点是人口密集,企业集中。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包括大量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居民的生活、学习、休息和娱乐活动,以及衣食住行,所有这些如果任其无序发展,那么城市马路再宽也要拥挤,城市建筑再好,也要被垃圾污染。城市三分建、七分管,维护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正常有序,就需要城管保证这一切有序进行,这就决定了城管工作的意义非常重大。

二、城市管理工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市的发展要用国际化的标准来衡量,国力的竞争就是国家中心城市经济的竞争。环境是资本、是品牌、是生产力,优化城市管理体制和模式,充分发挥城市管理的作用,推动了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良好的城市环境,就会吸引人、吸引资金。人流物流的增加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维护城市形象的城市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优美的城市环境,配套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吸引外来投资者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是新时期我国城市管理的“主力军”,通过行政执法改善城区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文明城市创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障碍物清理、维护本市形象、促进本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城管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栽下梧桐引来金凤凰,投资环境吸引企业来落户,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城管应该是构筑这个平台的得力人选。[2]

(一)提高使命感,促进经济发展

城市管理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一个大的范畴,我们都羡慕新加坡的城市文明,这个文明是靠严厉的执法得来的。总理曾经指出:“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体现。”把城市管理同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味、推动经济建设、促进区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一个城市的建设,会投入巨额资金,这是社会上纳税人的血汗钱,维护好城市的建设,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贡献,是城管工作的历史使命,充分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以管好城市为己任,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二)规范执法,保护经济发展

城市管理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规划建设水平密切相关,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也只是城市管理的一个方面。确定正确的执法理念,为城市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城管工作是以“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当地、服务群众”为工作目标,改变人们心目中城管“抢称、掀摊、追贩子、没收罚款”的不良形象,通过沟通讲解。让百姓理解并支持城管工作。切实为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市容秩序,打造一流投资环境。做到依法执法、规范执法、科学执法,数字化城管,以服务与人民和社会的心态做好城管工作,是保护区域经济发展的必须。[3]

(三)人性化执法,推动经济发展

2008年1月7日湖北天门市城管执法人员耍威风打死路人,触犯刑律被逮捕;2008年4月23日,南京市城管执法人员群殴市民事件;2009年3月11日,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城管执法局,滥用暴力,致使当事人受伤,引起市民众怒;这样的报道频频,与城管没有实现人性化执法有很大关系。执法必然涉及到处罚,处罚势必会带来抵触。怎样实行人性化执法,从而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呢?城管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以人为本、关心人、尊重人,强化公民法律意识,提高执法质量和效果。我们龙港镇作为全国第一座农民城正处在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市容环卫设施相对滞后,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与人口素质和文明卫生习惯养成相对滞后的矛盾,给城管执法工作带来困难和挑战。人性化执法的深化和完善,是执法技巧、管理模式、服务方式等发生变化的外在体现。城管工作难点的违章建筑、占道经营、城市三乱、街巷卫生、渣土抛洒等。通过规范的人性化的城管执法,推动本市经济的发展。

结语

维护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杜绝被各种“禁止、不准”束缚,该干的事没干好,该取缔的项目没有取缔的不作为;处理棘手问题和驾驭现场局势的能力弱,不按程序执法、导致矛盾激化的现象时有发生的乱作为,是目前我们城管执法的工作重点。

参考文献:

[1]张凤英.试论兰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系统运行体制改革[j].甘肃农业,2010(12).

城市与区域经济篇6

关键词:区域中心城市 产业升级 城市转型 区域经济合作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182-04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包含了区域中心城市及其经济腹地重要节点城市的城市群已成为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主体,并处于开放的国内外区域经济环境下,其区域竞争力的源泉主要应来自三个层面:第一层的内容是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二层的内容是区域中心城市与其经济腹地重要节点城市的城市群开展的国内跨行政区域经济合作;第三层的内容是区域中心城市与以国际战略节点城市为代表开展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这三个层面均为我国重要的改革进程。在第一层进程中,以总部经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和城市的协同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区域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在第二层进程中,区域中心城市的总部经济发展能力与经济腹地重要节点城市的产业发展水平、城市功能专业化分工水平之间的协同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区域中心城市实现腹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在第三层进程中,区域中心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城市功能专业化水平与对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节点城市经济贸易水平的协同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区域中心城市在国际化合作过程中能否可持续提升竞争力。

三个层面改革进程各成体系,并共同实现提升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区域经济竞争力最终战略目标。因此,梳理三个战略改革层面的相关研究成果,探索研究内容的发展趋势,是研究建立进程间统筹机制、形成三方协同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城市产业升级以及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重要环节和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始终为学术界所广泛关注,已经有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文献发表,笔者采取将CNKI数据库检索核心期刊论文综述与重点论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文献述评,从城市转型与产业升级以及区域经济合作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城市转型与产业升级”层面的相关研究

1.国内外产业升级理论研究方面。2009年陈羽研究发现关于“产业升级”问题,国内外存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价值链升级”两种认识和研究思路,而且并未对两者进行区分与对比研究,造成了使用不便以及认识混乱。在回顾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在使用特征、包含内容、理论内核等方面对两种思路进行了对比,归纳出“价值链思路”具有更为国际化、更为全面、经济学内核“内生”型、产业升级难度更大的特点;而“结构思路”则具有在我国使用时间长、范围广、更为宏观的特点。最后指出对于“产业升级”的内涵需要统一认识,即“提高国际分工中的价值获取”,而产业升级的基本对策就是向“研发(技术)”和“品牌(管理)”两端升级{1}。2012年唐晓云在回顾产业升级概念及国内外研究偏好的基础上,对产业升级国内外理论和实践成果,从技术创新和创新政策这两个驱动因素的角度进行了梳理。发现产业升级的国内外理论与实证研究存在以下四点不足{2}:(1)内涵界定缺乏更广泛的基础;(2)在宏观和微观层面缺乏统一研究框架;(3)产业或区域的国内层面和国外相应层面缺乏统一研究框架;(4)对开放条件下产业升级的路径或机理研究仍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相关理论散见于增长理论、国际贸易和投资理论、创新理论中。2013年王海杰从技术、市场、制度、企业家等方面分别归纳了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从技术路径、功能路径和区域发展路径等方面总结了我国产业升级的路径,发现当前研究在以下四个方面存在不足{3}:(1)国内大部分研究的微观理论基础不足;(2)对于我国欠发达地区如何避开直接嵌入国家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的锁定、实现区域产业升级问题的研究,目前还比较薄弱;(3)对于在全球价值链中以产业转移的方式推动产业升级问题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其积极的效应方面,对产业转移的成本及产业中存在的如地理、文化等阻碍因素考虑较少,而且缺乏足够的实证支持;(4)对于在全球价值链中作为推进产业升级的企业家的培养及企业家资源的拓展的研究略显单薄。

2.近几年国际产业升级实践经验的总结方面。2010年杨丹辉通过分析印度发展服务外包的模式及其局限性,发现在承接外包的推动下印度利用全球化和信息化释放出的知识资源,带动软件和信息服务等行业快速发展,使印度产业升级突破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的传统线性升级模式{4}。2010年陈羽、邝国良研究发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面对国际竞争与产业发展的严峻形势,中国台湾对大陆的大规模直接投资形成了产业转移,这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客观上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资本和高科技密集型产业成长迅速,并导致出口产品结构逐步升级,体现了转向控制价值链、占据高附加值环节的产业升级过程{5}。2013年刘艳艳通过研究洛杉矶工业升级历程发现选择发展具有前瞻性和潜力的新兴行业,并始终把握价值链的最高环节是洛杉矶实现产业优势的核心,而洛杉矶广阔的地域使得其产业选择具有多样性。同时经济行为背后的社会、制度关系也非常重要,洛杉矶宽容多元、创新进取的文化氛围以及有利于企业经营模式和产业结构变革的制度环境,共同帮助其实现地区产业升级{6}。2014年盛朝迅研究发现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经验有两点{7}:一是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的投入、推动关键领域率先突破、鼓励产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等加快创新因素培育;二是通过加速创新型企业培育、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促进创新主体升级。

3.国内外城市转型理论研究方面。唐永伟等人运用文献计量方法,通过CNKI 数据库检索2000―2012年中国城市转型研究的核心论文,从研究文献、研究力量和研究热点等角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城市转型研究具有以下四个特点{8}:(1)涉及多个学科,尚未形成明显的研究团体;(2)城市经济转型是研究的重要方面;(3)研究呈现出资源型城市转型、城市向可持续发展转型、发达地区城市转型、城市文化转型4个主要研究方向,其中文化转型研究是热点方向;(4)存在重宏观、轻微观,重个案研究、轻体系研究,重描述、轻量化的特点,对转型发展路径和效果的评价较为欠缺。2012年以后,对于城市转型的研究较为全面的是李程骅和黄南。他们从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产业体系以及国际城市经验等四个维度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城市转型的机制与路径{9}{10}{11}{12}{13}。分别提出了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产业体系推动城市转型的“中国路径”,以及国际城市转型的路径对中国的启示。

4.近几年国际城市转型实践经验的总结方面。2008年张贤、张志伟分析了美国纽约和匹兹堡的产业调整过程{14},提出一些国际经验如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生产服务业、注重市场与政府协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关联、关心教育科技及其与产业联系、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等值得借鉴。2011年张飞相、陈敬良分析了芝加哥、伦敦、新加坡等许多世界先进城市转型的历程{15}。概括出国外城市转型的四个基本趋势,即创建生态城市,打造智慧城市,建设文化城市,构建集约城市。指出了国外城市经济转型的三种主要模式,即以芝加哥为典型的产业多元化模式,以伦敦为代表的产业升级替代模式,以新加坡为典型的产业高端化模式。2013年唐子来、王兰文从城市转型的背景出发,将转型城市分为全球城市和工业城市两类{16}。通过梳理作为全球城市代表案例的东京、伦敦和纽约,作为工业城市代表案例的曼彻斯特、匹兹堡、多特蒙德和埃森,剖析了两类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转型特点。进而分析了案例城市在转型中的功能定位、空间规划和实施策略,并总结了规划在城市转型中的作用。2013年王德、吴德刚和张冠增在总结东京在1990年代以后的一系列城市发展政策和措施的调整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结构转型、国际化、信息化、老龄化等方面的应对策略{17}。2013年王兰追述了二战以来纽约城市发展转型的动态和规划,诠释了规划在城市转型发展中的作用,并集中分析了2001年后多个规划的战略议题和内容重点,发现纽约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特征明显,多元的规划类型体现和支撑了纽约的城市转型发展。{18}

二、“区域经济合作”层面的相关研究

区域经济合作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形式,始终为学术界所广泛关注,已经有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文献发表。国外相关理论研究比国内早。英国经济学家彼得・罗伯逊1990年按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对这一理论体系进行了架构,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体系应由自由贸易区理论、关税同盟理论、共同市场理论、经济同盟理论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理论构成{19}]。如果以美国经济学家维纳在1950年出版的《关税同盟问题》一书中提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理论之一――关税同盟理论的时间算起,国内比国外晚40年左右。从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核心期刊综述类文献发表时间来看,最早出现的是袁越兴1998年对于经济全球化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1998年-2001年的研究重心在“经济全球化”,2006年-2008年研究重心转至“区域经济一体化”,2010年以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研究综述和发展趋势判断。

1.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学者对国外相关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梳理。范兆斌、苏晓艳以动因理论为主线,从次优理论与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动因、新贸易理论与区域市场一体化的新经济学、区域市场一体化与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以及进口替代性政策与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传统理论这四个角度分析和总结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研究脉络及最新进展情况{20}。马林、杨玉文从区域经济合作的层次和理论基础两方面对区域经济合作国内外理论进行了梳理{21}。梁双陆、程小军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代表性理论:关税同盟理论、自由贸易区理论、共同市场理论、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和综合发展战略理论进行了评述{22}。李欣红总结了1990年―2007年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产业区位关系的研究文献,研究发现{23}:(1)传统理论预期优惠贸易协定的成立将根据比较优势来决定产业区位和专业化模式;融合了新贸易理论和传统区位理论的新经济地理学则认为集聚力和分散力的相互作用决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产业区位。(2)实证分析研究的最多的是欧盟,对南南型合作组织的研究仍然较少。由于采用的数据以及分析方法差别很大以及国家经济千差万别,实证分析的结论有些与理论预期一致,也有与理论大相径庭,甚至矛盾的案例。2010年以后,姚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区域合作的模式、机制、对策、绩效评价、立法等方面对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的文献进行了梳理,认为国际文献存在三方面不足{24}:(1)在对区域合作的理论解释方面不尽完善;(2)研究对象以欧盟和北美地区为主,亚洲背景的文献相对少且分散;(3)缺乏对内在经济机制系统而深入的解释。国内文献虽然所论述的角度各有不同,但基本上包含了区域合作的主要方面,总体存在两方面不足:(1)大多数研究对象都是国内较为发达的地区,而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区域合作有很少的研究;(2)对于区域合作法律健全问题关注较少。和燕杰从流域经济一体化的视角梳理了相关文献{25},发现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域的综合管理、规划、生态―经济评估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国内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泛珠江流域经济合作及珠三角经济一体化,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这三个方面。指出合作机制的设计和构建将是流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蔡丽、闫华清从竞争性、互补性的角度出发,研究了竞争与互补两种贸易关系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以及这两种关系下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路径和制度安排,发现对于竞争和互补两种贸易关系的研究都注重制度安排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26}。但是,其所形成的区域经济合作在模式、路径和机制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涂英柯、司林波、孟卫东从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提出为背景,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体化具有的现实基础与有利条件、空间结构演化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对目前我国学界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27},并指出研究存在相关理论不够系统化、缺乏对公共政策服务平台的构建、对于各级政府间行为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等不足。金泽虎、张红通过对单一型以及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演变脉络进行研究,发现混合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现有合作组织中逐步形成主导优势,这种现象也在麦克杜尔-肯普模型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得到验证,逻辑规范分析的结果如出一辙,即混合型经济合作将会成为未来区域经济组织形态的主流发展趋势{28}。陈静雅从价值链视角考察了区域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在机制,以京津冀城市间的一体化合作为例,分析了其产业发展的现状,并从产业结构、创新能力、经济实力等方面对其产业升级的制约要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以价值链升级为突破口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与产业升级的对策思路{29}。黎鹏、杨宏昌、王勇认为应基于区位理论加强跨国区域相关国家及地区之间的沟通协调,以形成一致的思想认识与努力方向,并以区位理论系统指导中国―东盟边境区位合作开发的务实推进,具体措施包括加强通道和口岸建设,加强服务于中国―东盟边境区位合作开发的国际协调机制建设等{30}。

2.国内区域经济合作实践经验总结方面。国内学者以珠三角、长三角、泛北部湾地区以及东北亚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区域经济合作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汤学兵研究提出{31},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四大动力和四大趋势。四大动力分别是政府推动产生的牵引力、市场推动产生的驱动力、资源共享和利益双赢产生的向心力和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产生的吸引力。这些动力的综合作用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四大趋势:一是以经济区或经济带为平台,区域合作具有坚实的载体;二是以合作区域的基础设施、创新体系、环境保护、市场体系、社会事业等领域的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合作成本不断降低;三是合作双赢或多赢局面日益普遍,合作收益不断增加;四是合作范围日益国际化,使得区域合作的空间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丁任重、孔祥杰总结了建国后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经过的五个发展阶段: 萌芽阶段、兴起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规范化阶段和新的发展阶段以及形成的省(区)际间、省(区)毗邻地区、省(区)内和城市经济协作区等四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类型{32}。指出从目前来看,这些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出现,加强了地区间经济协作关系,扩大了地区间的商贸规模,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但这些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也存在着主体单一、形式单一、功能单一的弊端。胡杰武、张秋生、胡靓根据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数据库,对2002―2008年我国企业跨区域并购的情况进行了归集整理{33},并分析了其对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跨区域并购,我国的资源型产业存在向资源富集地区转移,加工型企业存在向配套措施完善的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的迹象。对于第二、三产业来说,各区域跨区域并购的净数量和净金额与区域内对应产业的GDP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跨区域并购具有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3.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实践经验总结方面。国外对区域合作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对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证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美国、欧盟、日本等。目前成立的国际区域合作组织较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区、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启动开始,随着亚太经合组织影响日益增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日益紧密、一路一带国家战略的提出,区域经济合作正在成为我国学者关注的主要方面。徐奇渊、刘力臻对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的现状和进展作了系统的回顾和评述{34}。研究发现: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加强有助于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通过市场扩大和贸易创造效应促进区内贸易和投资来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中国也可以借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化解参与经济全球化所必然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在增加开放收益的同时强化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沈铭辉研究指出,经过20年的运行,GMS合作机制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是由于其合作主体、合作领域以及合作环境比较复杂且发生了变化,GMS合作机制的未来面临着不确定性。中国需要充分认识GMS合作机制的定位,与亚行取得合作以推动该机制发展{35}。欧建峰在总结跨区域国际经济合作的成因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跨区域国际经济合作应该运用发展重点合作伙伴、发挥“贸易创造效应”避免“贸易转移效应、开拓新贸易合作伙伴以及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这四项策略{36}。张彦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这两种当前亚太地区最新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面对两种不同的合作框架,亚太地区国家对未来经济合作的态度和期望发生了变化。通过对当前亚太地区主要国家(RCEP成员国和美国)的区域合作态度进行研究,提出三种启示{37}:(1)正确认识RCEP与TPP的“竞合关系”,重视研究RCEP与TPP的融合;(2)要重视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提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水平;(3)要正确处理同RCEP和TPP成员国之间的关系,争取打造高质量的RCEP。于鹏研究指出,应借鉴各国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有益经验,处理好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部署我国的自贸区战略{38}。申现杰、肖金成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势出发,分析了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并从落实“五通”建设、高标准自由贸易区战略、扩大国际合作的重点领域、优化国内区域开放格局等方面,对“一带一路”战略建设重点进行了相关思考{39}。张庆霖研究指出边境区域经济合作是边境相邻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在区域和次区域经济合作中起到桥头堡的作用,可以更为充分地利用地缘关系和已有合作框架的双重便利,加大要素资源流动和产业对接的力度与效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作为一个宏观框架虽然已运行多年,但在更微观层面上的落实亟需寻求新的突破,而边境区域经济合作作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下沉,显然有助于创新和丰富区域经济合作,使其更加微观与具体{40}。曹永福在分析区域经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的基础上,对TTIP、TPP、RCEP新态势进行了预测{41}。

三、研究趋势展望

已有的相关文献从三个层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总结角度均已取得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城市及区域产业升级理论研究方面,存在产业升级的微观理论基础不足、对开放条件下产业升级的路径或机理研究仍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等问题;在国内外城市转型理论研究方面,存在重宏观、轻微观,重个案研究、轻体系研究,重描述、轻量化等问题;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缺乏对内在经济机制系统而深入的解释、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区域合作有很少的研究等问题。

因此,后期研究应注重区域中心城市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联性,遵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个案与体系相结合、描述与量化相结合、外在表象与内在机制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原则。具体来讲,第一,在城市转型与产业升级研究领域未来应侧重于:(1)系统性构建在开放环境下城市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微观理论基础以及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建立统一研究框架。(2)在统一研究框架内对区域中心城市产业升级的路径或机理、以产业转移的方式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规避价值链锁定等重大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第二,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领域未来应侧重于:(1)系统性构建开放环境下区域经济合作的微观理论基础以及在国内外区域经济中心城市与其经济腹地层面建立统一研究框架。(2)在统一研究框架内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在经济机制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第三,在中心城市转型、产业升级与中心城市区域经济合作的统筹研究领域未来应侧重于:(1)实现在开放环境下城市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微观理论基础和区域经济合作的微观理论基础以及统一研究框架的关联。(2)在建立了密切关联机制的统一研究框架内,对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城市转型问题与开放环境下多层次区域经济合作问题进行多角度关联性研究。

注释:

{1}陈羽,邝国良.“产业升级”的理论内核及研究思路述评[J].改革,2009(10):85-89

{2}唐晓云.产业升级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4):156-160

{3}王海杰.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我国产业升级问题研究述评[J].经济纵横,2013(6):113-116

{4}杨丹辉.全球化、服务外包与后起国家产业升级路径的变化:印度的经验及其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4):166-171

{5}陈羽,邝国良.产业转移如何带动产业升级――台湾的经验[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5):125-128

{6}刘艳艳.洛杉矶工业产业升级的主要经验及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13(4):56-64

{7}盛朝迅.发达国家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14(6):60-61

{8}唐永伟等.2000―2012年中国城市转型研究进展的文献计量分析[J].资源与产业,2014(5):17-26

{9}李程骅,黄南.服务业推动城市转型的“中国路径”[J].经济学动态,2012(4):75-81

{10}李程骅,黄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城市转型的路径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14(2):14-22

{11}李程骅,黄南.新产业体系驱动中国城市转型的机制与路径[J].天津社会科学,2014(2):82-89

{12}李程骅,黄南.国际城市转型的路径审视及对中国的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41-48

{13}黄南,李程骅.产业发展范式创新、空间形态调整与城市功能变迁―基于现代产业体系的城市转型研究[J].江海学刊,2015(1):78-84,239

{14}张贤,张志伟.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城市转型――国际经验与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08(8):83-87

{15}张飞相,陈敬良.国外城市转型的趋势及经验借鉴[J].企业经济,2011(5):139-141

{16}唐子来,王兰文.城市转型规划与机制:国际经验思考[J].国际城市规划,2013(6):5-9

{17}王德,吴德刚,张冠增.东京城市转型发展与规划应对[J].国际城市规划,2013(6):10-16

{18}王兰.纽约城市转型发展与多元规划[J].国际城市规划,2013(12):23-28

{19}[英]彼得・罗布森.戴炳然译国际经济一体化经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19-289

{20}范兆斌,苏晓艳.区域经济一体化动因理论研究脉络及进展综述[J].江苏商论,2006(5):152-154

{21}马林,杨玉文.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与实践及其对东北区域合作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7(5):47-51

{22}梁双陆,程小军.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07(1):44-50

{23}李欣红.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产业区位:一个理论和实证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07(12):31-37

{24}姚燕.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综述[J].中国集体经济,2010

{25}和燕杰.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文献综述及其引申[J].改革,2012(4):126-133

{26}蔡丽,闫华清.竞争性、互补性与区域经济合作综述[J].经营与管理,2012(11):79-81

{27}涂英柯,司林波,孟卫东.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13

{28}金泽虎,张红.区域经济合作:混合型是否已成趋势――基于一体化组织形态的模型验证与逻辑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4-7

{29}陈静雅.基于价值链的区域经济合作与产业升级策略探析[J].商业时代,2013

{30}黎鹏,杨宏昌,王勇.区位理论视阈下中国―东盟沿边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4(9):48-53

{31}汤学兵.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动力和发展趋势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33-38

{32}丁任重,孔祥杰.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与组织转型[J].中国经济问题,2012(3):42-47

{33}胡杰武,张秋生,胡靓.区域产业整合及经济增长研究――基于跨区域并购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2(6):172-179

{34}徐奇渊,刘力臻.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文献综述[J].开发研究,2006(1):51-54

{35}沈铭辉.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复杂的合作机制与中国的角色[J].亚太经济,2012(3):15-20

{36}欧建峰.跨区域国际经济合作及中国的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13(05):42-43

{37}张彦.亚太主要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趋势――以TPP和RCEP为例的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4(8):80-84

{38}于鹏.主要国家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进展及启示[J].宏观经济管理,2014(11):88-92

{39}申现杰,肖金成.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与我国“一带一路”合作战略[J].宏观经济研究,2014(11):32-40

{40}张庆霖.次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演化:边境区域经济合作――GMS框架下以我国西南边境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4(11):85-90

{41}曹永福.全球区域经济合作新态势与展望[J].国际经济合作,2015(3):31-34

城市与区域经济篇7

关键词: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理论;演变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emergence of the city, the complicated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produced the urban planning thought and get continuous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 the old city structure can't adapt to the new social life requirements of the situation, the city plan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ten appear leap.

Keywords: modern urban planning; Thought theory; Development and evolve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近代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种种矛盾。城市中的多种矛盾也日益尖锐。诸如居住拥挤、环境质量恶化、交通拥挤等,首先危害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也妨碍了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因此从全社会的需要出发,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些矛盾的城市规划理论。

1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理论渊源

1.1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 当时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时期,针对资本主义城市与乡村的脱离和对立,私有制和土地投机等所造成的种种矛盾,莫尔设计的乌托邦中由50个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最远一天能到达。城市规模受控制,以免城市与乡村脱离。每户有一半人在乡村工作,住满两年轮换。以莫尔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资本主义城市矛盾的本质,但他们实际代表了封建社会小生产者,由于新兴资本主义对他们的威胁,引起畏惧心理及反抗,所以企图倒退到小生产的旧路上去。乌托邦对后来的城市规划理论有一定的影响。

1.2理性主义思想 理性主义思想创立了现代城市规划认识问题与处理问题的方法论基础。现性主义肇始于以牛顿为代表的科学革命时期,经笛卡尔的哲学论述与启蒙时期的思想家们的推进与普及化,而成为了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价值观。现性主义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是笛卡尔(1596-1650),经启蒙时代的哲人们的阐述与推进,理性主义才逐步成为了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合理性是理性主义思想的核心。

1.3勘天役物的进步论观念 歌德的名著《浮士德》中描述的追求无穷无尽创造的浮士德现象是近代精神的代表或象征,勘天役物,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造福人类是超越自我、战胜魔鬼、成为胜利者的必由之路。

牛顿力学的创立更增长了人们的信心和自豪感:人类简直没有什么不能认识,也没有什么自然力不能驾驮,即使现在不行,以后准行,因为科学是累积的,是不断进步和无止境发展的。

斯宾塞(Spencer)的进步论: “理想人的终极发展具有逻辑上的必然”。因此他提出:(1)有机体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多样化的过程,很多社会生活方式来源于极少的几个原始模式;(2)发展的总趋势是:较复杂的结构和组织形式产生于较简单的形式之中。他认为进化过程是从无凝聚力的同质过程变为整合的异质的过程。

1.4、自由与平等的精神 平等和自由历来被视做人的基本权利,甚至是民主的真谛。启蒙运动时期和其之后,自由的含义在内容上更加广泛:从积极的方面讲,表现为政治参与与民主制,信仰自由和思想自由等;从消极方面讲,则表现为个体的权利受到保护,不容侵犯,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财产权利等。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

2.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体系

2.1Howard的田园城市期探索

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霍华德认为,城市无限制发展与城市土地投机是资本主义城市灾难的根源,建议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并使城市土地属于这一城市的统一机构;城市人口过于集中是由于城市吸引人口的“磁性”所致,如果把这些磁性进行有意识地移植和控制,城市就不会盲目膨胀;如果将城市土地统一归城市机构,就会消灭土地投机,而土地升值所获得的利润,应该归城市机构支配。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与一般意义上的花园城市有着本质的区别。一般的花园城市是指在城市中增添了一些花坛和绿地,而霍华德所说的“Garden”是指城市周边的农田和园地,通过这些田园控制城市用地的无限扩张。

2.2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 20世纪初,大城市的恶性膨胀,使如何控制及疏散大城市人口成为突出的问题。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由他的追随者恩维(Unwin)进一步发展成为在大城市的建立卫星城市,以疏散人口控制大城市规模的理论,并在1922年提出一种理论方案。同时期美国规划建筑师惠依顿也提出在大城市周围用绿地围起来,限制其发展,在绿地之外建立卫星城镇,设有工业企业,和大城市保持一定联系。

1912-1920年,巴黎制定了郊区的居住建筑计划,打算在离巴黎16㎞的范围内建立28座居住城市,这些城市除了居住建筑外,没有生活服务设施,居民的生产工作及文化生活上的需要尚需去巴黎解决,一般称这种城镇为“卧城”。1918年,芬兰建筑师沙林宁(ElielSaarinen)与荣格(Bertel Jung)受一私人开发商的委托,在赫尔辛基新区提出了一个17万人口的扩展方案。虽然该方案由于远远超出了当时财政经济和政治处理能力,缺乏政治经济的背景分析和考虑,只有一小部分得以实施,但由此建筑师沙里宁在二战以前被砍成为了一个规划师。在沙里宁的方案中主张在赫尔辛基附近建立一些半独立城镇,以控制其进一步扩张。这类卫星城镇不同于“卧城”除了居住建筑外,还设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使一部分居民就地工作,另一部分居民仍去母城工作。

2.3《雅典》和《马丘比丘》

20世纪以来,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革,科学技术长足发展,人文科学日益进步,价值观念起了变化,这一切都对城市规划产生深刻的影响。1933年的《雅典》概述了现代城市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和城市规划的任务,是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规划家没有舍弃《雅典》的基本原则,而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给予更新和补充,这就出观了1977年的《马丘比丘》。这两个是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规划理论的总结,对全世界城市规划都有相当的影响。业革命后,城市内部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促使人们从理论上研究城市的结构和形态,寻求最佳模式。

3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对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建设要求不同,因此城市规划的研究重点不尽一致,并随时代的发展而转变。多学科参与城市研究的历史自古就有,近来更趋活跃,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工程学、生态学、行为心理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方面研究城市问题所取得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墟市规划理论。这个趋势将继续下去,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学科渗入并开拓城市问题的研究领域。系统工程学、工程控制论等数理方法及电子计算机遥感等新技术手段在墟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在逐步推广它们在资料的收集处理,预测评价方面所提供的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工作的质量。

对城市与城市规划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基于城市是综合的动态的体系,城市规划研究不仅着眼于平面上土地的利用划分,也不仅局限于三维空间的布局,而是引入了时间、经济、社会多种要求的“融贯的综合研究”。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将考虑最大范围内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情况,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自由,并给未来的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和多种可能性。由于城市问题包罗万象,有人提出在有关学科群的基础上建立以研究城市性质、城市模型、城市系统和发展战略为目的的城市学;也有人提出建立以系统地研究乡村、集镇、城市的各种人类聚居地为目的的人类聚居学等。这类新学科的建树,或有助于加深对城市的宏观认识,但它的进展需要建立在完成大量城市问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结束语:城市研究任务艰巨而纷繁,这也说明它丰富的活力。城市永远在发展,城市问题也总是相伴而生,但人类必将更为自觉地运用广泛的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城市环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城市规划工作从最初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起,最终要落实到物质建设上,形成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体形环境。

参考文献:

[1]P. Hall,1975,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邹德慈和金经元译,1985,城市和区域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J.B. McLoughlin,1968,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A Systems Approach, 王凤武译,1988,系统方法在城市和区域规划中的应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唐子来.城市开发和规划的作用.城市规划汇刊.1991年第1~2期

[4]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

与死》一书中,通过对人类行为的观察和研究,提出城市空间和城市形

城市与区域经济篇8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核心圈;郑汴洛;城市综合实力;区域带动

中原地区处于我国中心地带,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延伸的战略腹地,是西部大开发的连接纽带,处于东西交会、南北贯通的核心地区,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原经济区的区域资源禀赋条件较好,但要形成发展的合力必须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构建引领经济区发展的核心圈层。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座谈会”上就指出,一个经济区总是有一些中心城市,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把这个经济区组织起来。因此,根据地理区位、经济实力、发展潜力和辐射能力等分析,郑州、开封、洛阳三市具备了成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圈层的条件,在未来经济区经济发展中将发挥带头作用。

中原经济区核心圈层中的郑汴洛三市所具备的优势如下:

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信息、资源、科技上具有区内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郑州也是陇海和京广经济带的交汇点、我国的交通枢纽,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在经济发展上,2010年GDP位居全国城市第22位,在中原经济区29个城市中无论经济总量还是GDP均稳居第一,在中原经济区未来发展中将起到龙头作用。

洛阳是河南省的副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较强,2010年GDP位居河南省第2位,中部六省第5位,中西部地区第7位,GDP增速全国第6位。洛阳不仅因其古都地位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带来巨额的旅游收入,而且工业基础雄厚,大中型骨于工业企业集中,为中原经济区中的工业大市,在我国工业布局中处于重要地位。同时洛阳有部级科研院所14家,部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科技实力雄厚。洛阳还是我国的的重要交通枢纽,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开封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位置,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虽然现在经济综合实力落后于郑州和洛阳两市,但是由于开封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郑汴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为其今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潜力。

综上所述,郑洛汴组成的核心圈层在中原经济区未来的进程中联动发展,形成三位一体、优势互补的战略轴心,对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相当大的带动辐射作用。

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圈的郑汴洛三市要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增强对区内其他地区的辐射能力。

(一)转变观念,建立有效的区域发展协调机制

中原经济区覆盖面广,突破了行政界限,单靠以往的行政手段已不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要求。郑汴洛三市政府需要转变观念,打破行政壁垒,建立区域发展协调机制,营造提升城市实力的政策环境。建议如下:建立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资源配置、共同市场建设和城市职能分工等重大战略问题;建立区域发展协调机构,为企业在区内城市间实现资金、人才、技术合理配置和流动提供信息和支持,也负责与区外的沟通,实现与国家发展战略和其他经济区的

有效衔接,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

(二)完善交通物流网络,形成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提高郑汴洛城市竞争力和辐射力,交通物流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区域互动合作发展的助推器。根据上述交通能力的评价,三市的客、货运输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但仍需完善,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铁路、公路、航空、轻轨构成的快捷、衔接紧密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立城际轻轨、高速铁路和公路为纽带的半小时紧密圈,两三个小时到达的辐射圈,将中原经济区各城市连接起来,同时完善与全国各主要城市和沿海港口的交通体系和物流服务平台建设,增强对外客货运能力,带动区域发展。

    (三)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

城市基础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硬性保证。提高郑汴洛城市综合实力和区域带动作用必须强化城市基础建设,一要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消费比重,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维护生态安全,提高环境综合承载能力;二是要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视城市自身文化的建设,提高市民整体素质,实现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的共同进步;三是要达到高效率信息化水平,建设城市、区域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四是要加快三市新型城镇化步伐,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五是要构建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先实现居民储蓄存款在郑汴洛间的通存通兑,进一步完善和推进一体化支付与资金结算体系,扩大郑汴洛城市票据交换覆盖面和辐射范围 。

(四)提高产业的集聚能力,发挥优势产业带动作用

  发达国家的基本经验和基本经济规律表明,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工业化水平的高低,工业化水平的高低又决定于产业竞争能力,而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有密切联系。郑汴洛要充分利用产业转移的契机,做大做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引导要素资源和项目向功能集聚区集中,实现“区域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扩大规模效应,增强区域经济优势和影响力。重点发展食品加工、高新技术、轻纺、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形成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格局,引领整个中原经济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荐期刊
  • 城市
    刊号:12-1225/C
    级别:省级期刊
  • 智能城市
    刊号:21-1602/N
    级别:省级期刊
  • 城市建筑
    刊号:23-1528/TU
    级别:省级期刊
  • 城市勘测
    刊号:42-1309/TU
    级别:省级期刊